2025年2月24日,新疆大学“人工智能导论”通识教育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正式开课。作为新疆地区首所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通识教育必修课的高校,这一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了解、掌握人工智能的机会,也为培养具备AI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树立了典范,是新疆大学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疆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理念。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体系不仅是对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为疆内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升自身的科技素养和数字素养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为确保“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顺利开设,学校多次组织专题会议,从课程定位、内容设置、师资配备到教学资源保障进行周密部署。专门制定了《新疆大学“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实施方案》,将课程设置为32学时,2学分,分理工类和文科类两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包含8个学时的实训操作环节和4个学时的学院定制拓展讲解,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全面提升他们在数字时代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联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学院共同参与,组建了一支77名教师参与的学科交叉师资队伍,精心设计课程大纲,打磨授课内容,经过多轮集体备课,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此外,学校还专门采购了成熟的人工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统筹安排机房实施实验教学,以满足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人工智能导论”通识教育必修课的开课,标志着新疆大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技术变革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未来,新疆大学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同步课堂的形式与疆内外高校共享课程资源和建设经验,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推出更多的“人工智能+”课程,培养面向数字时代、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